許多文章都有提到被動收入(關鍵字: 抽獎推薦、LikeCoin),怎麼會沒提到股票,身為股市小白,
不想著墨自己的操作,而是想分享免費訂閱經濟消息,以自己認為有需要紀錄的為主,
焦點紀錄。以下由IEK每日產業情報(2022-03-23)《中國時報》記者王玉樹、陳祐誠台北報導節錄
耗水費是在每年枯水期間的11月至隔年4月開徵,半年內達到門檻的廠商,每度加收水價3元,
統計有電子、鋼鐵、紡織、水泥、百貨公司、大型旅館等1700家企業須繳納。
經濟部水利署目前正在研訂100多種行業的用水回收率標準,只要廠商節水超過
自己行業的回收率,就可獲只繳1或2元優惠費率。
至於行業回收率標準為何?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表示,不同行業差異性很大。
目前正對100多個行業平均用水回收狀況進行盤點,近日訂出該業別的用水回收率標準。
不過他強調,對於國營事業,尤其在行業內具有寡占或獨占者,會提高其回收率標準,也就是說
節水回收要做的比其他行業更好,才可以得到1或2元優惠費率,彰顯政府帶頭節水決心。
王藝峰進一步說明,雖然中油、台電都是國營用水大戶,但油電行業中還有民營企業需要考量,
因此所謂加嚴標準的國營事業,會以港務、軌道這些業內都是政府經營的為主,像是港務公司、
台鐵、高鐵、捷運公司等。
一方面這些國營公司場域都很大,只要願意投資,不管是做雨水儲流或是其他的節水方式都較
能做的到。至於具體標準數字,他說還在精算中。
對此,台灣港務公司表示,目前於台中港及花蓮港提供再生水,作為港區業者抑制揚塵、
場區洗掃用水,同時提供港口植栽澆灌使用,年使用量達24萬公噸。台中港正評估增建
再生水儲存設施,以提高再生水供應量。
此外,配合節約用水政策,港務公司新設及汰換的用水設備,均採用具省水標章的產品,
例如水龍頭、馬桶、飲水機等,使用率已達64%。至於降雨量較大的基隆港、蘇澳港等,
則設置雨水儲留設施提升再生水回收。
除了課以國營事業帶頭節水責任外,對於節水成效已做的很好廠商,像是中鋼、台積電這些
用水回收達到9成以上的模範生,則會再給費率折扣,作為獎勵。
王藝峰說,原則就是對於願意投資節水設備、追求ESG(環境、社會、治理)的企業,
耗水費給予優惠,不願意者就照原價3元加收。
水利署近日就行業別節水回收率敲定後,就會找工總、科學園區、產業公會等廠商做說明,
趕7月前做正式公告。
由於耗水費前3年減半收取,因此廠商依節水不同,實際每度只要繳1.5、1、0.5元,
等2025年後,就會恢復3、2、1元收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