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許多文章都有提到被動收入(關鍵字: 抽獎推薦、LikeCoin),怎麼會沒提到股票,身為股市小白,

不想著墨自己的操作,而是想分享免費訂閱經濟消息,以自己認為有需要紀錄的為主,

焦點紀錄。以下由IEK每日產業情報(2022-04-21)《中央社》記者梁珮綺4/20台北報導節錄

 

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今天說,現階段再生能源的成本較化石燃料高,外界擔憂帶動電價上漲,但

隨著再生能源的技術更成熟、規模經濟擴大,到了2050年,成本最低的是風電跟光電,

平均約1度新台幣0.9元,反而是核能、化石燃料的成本較高。

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辦的「台灣如何邁向淨零轉型論壇」今天登場,邀請專家、學者、

政府代表出席,就淨零路徑、產業轉型、再生能源空間藍圖等3個面向展開討論。

在「台灣淨零路徑與挑戰」為題的討論中,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魏揚以

國際權威模型GCAM(Global Change Assessment Model)模擬台灣2050淨零轉型情形,

盤點台灣在不同減碳力道下可能面臨的情境,以及各類能源與用電需求數據。

他說,「加速火力退場,完善綠能策略」,根據模擬結果,再生能源在2050年時超過9成,

當中的風電與光電占比逾8成。魏揚表示,結果顯示光電在2050年時可達到150GW,

國發會提出的2050淨零路徑圖光電目標值過低,裝置容量僅40GW至80GW,目標值過低

反映近年政府面對光電困境的消極態度。

他認為,政府應思考兩版本間的落差,積極增加光電裝置容量,像是強制新大樓的屋頂都要

加裝光電板、農電共生覆蓋率提升、海上設置離岸型光電板等;此外,他認為國發會提出的

「火力加上碳捕捉、利用與封存技術(CCUS)」占比太高,恐成為台灣達成淨零排放的破口。

依照國發會規劃,2050年再生能源將占60%至70%、氫氣9%至12%,火力加上CCUS約占

20%至27%,抽蓄水力1%。

其次,魏揚認為,台灣在2035年前的用電量會大規模成長,但之後會相當低,政府應提升

能源效率,抑制用電成長,將每年用電成長幅度維持在1.4%左右。同時,減少鋼鐵、石化、

水泥等原物料需求,加速設備汰換、導入低碳製程。

台灣若要落實2050淨零轉型,魏揚說,2030年時就應減碳39%,政府應強化減碳目標,

不僅如此,應完善碳定價機制,2030年時徵收碳費為每公噸新台幣3000元,並明確規劃

碳費轉為碳稅的時程。

對於「綠色運輸優先,搭配電動運具」,魏揚建議,政府應訂定積極運具電動化

目標與政策,在補助獎勵外,思考排放標準、禁售等管制性政策工具,魏揚認為交通部

應該扛起運具電動化政策配套主責。

在場的龔明鑫回應,日前公布的淨零轉型路徑圖是根據國際能源署(IEA)的估算,

以再生能源來說,現在的成本比化石燃料還要高,外界憂慮會對電價產生影響,

但將時間拉長,隨著再生能源的技術更成熟、規模經濟更大,成本是下降的,反而

化石燃料因使用減少,成本會提高。

他強調,在台灣要推動風電跟光電會面臨到重重阻礙,但是,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

突破挑戰,而非限縮企圖心,若風電與光電能順利進行並擴大規模,火力加CCUS的占比

就能調降。龔明鑫說明,2030年前要將既有技術極大化,2030年後將應用新技術,

目前首要做到的是節能,民眾家電碳舊換新,產業界的製程也要導入低碳或零碳等等;

其次是持續擴大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,過程中要搭配儲能系統與電網韌性,保持供電穩定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浮萍的心境 的頭像
    浮萍的心境

    浮萍的心境 Iris' murmur

    浮萍的心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