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文章都有提到被動收入(關鍵字: 抽獎推薦、LikeCoin),分享免費訂閱經濟消息,
以自己認為有需要紀錄的為主,焦點紀錄。以下由IEK每日產業情報(2022-11-07)
《經濟日報》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節錄
配合2050淨零排放政策目標,環保署正在修正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,經濟部上月則公布
「商業部門2030淨零轉型路徑」,由於商業部門多數碳排來自用電,因此如何達到節電就是
減碳關鍵;而相較於工業部門在製程技術改善上達到減碳,商業部門可從操作行為的改善來
達到減碳的目標,也衍生出更具創意的減碳方式。
商業部門有87.4%的碳排放來自於電力使用,屬於範疇二:間接碳排放源,故而從操作行為及
設備更換也可節電,進而達成減碳效果。經濟部針對商業部門減碳擬定四大面向,包含
「設備或操作行為改善」、「使用低碳能源」、「商業模式低碳轉型」及「綠建築」。
首先,行為模式改變,例如透過數據分析來客消費行為及時間,調整營業時間長短,或是依據
來客量調整冷氣、照明等。此外像是超市的開放冷藏櫃,可裝置保溫夜簾,在非營業時間降低
冷度逸散,節省設備用電。
第二,許多商業店家設備已使用30、40年,舊型設備大多沒有節能設計,因此鼓勵店家
汰換設備,改為具節能標章的省電設備,節電就能減碳,也節省電費;低碳能源方面,鼓勵
使用鍋爐的旅館、醫院等業者,可從燃油改為碳排較低的燃氣或電力鍋爐,或是將燃油車
汰換為電動車。若條件許可,建物可裝設太陽能板,提高再生能源使用率、規劃建置充電樁等。
至於商業模式改變,舉例像是物流業,可改善配送路線,透過科技數據更有效率地送貨,減少
運輸車在路上用油所產生的碳排;零售業也可以運用智慧科技,以大數據分析客流量及
消費行為,調整門市營業決策;餐飲業可以多選用在地食材,減少食材長程運送的物流碳排。
大型服務業者如購物中心等,因營業範圍多元,可透過專業顧問進行碳盤查,找出可改善的
碳排放點,並建立能源監管系統(EMS),完整收集企業能源與資源資料,掌握能效與
操作維護現況,落實節能改善,掌握碳排放量。經濟部也針對小店家設計節電檢點表,透過
行為模式去改善用電。
其實,餐飲業、小型店家都很有意願減碳,只是不理解怎麼做。小型業者的碳排放源單純,
可先利用簡易碳排放工具先瞭解本身碳排概況,再依需求逐步汰換耗能設備。
小店家也可以透過較靈活、有創意方式達到減碳目標,像是餐廳使用在地食材、可食盤飾或
推出低碳足跡的「低碳菜單」,也有部分餐廳向環保署申請「綠色餐廳」。
部分休憩服務業者則推出「低碳遊程」,不僅是鼓勵民眾搭大眾運輸工具,景點也有
安裝充電樁,方面開著電動的遊客使用等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