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時我們慣用的MVP多半是挪用賽制中提到的最有價值選手( most valuable player),年節期間
遠離了工作,少了排斥感,很適合來提商場上的「最簡可行產品」(minimum viable product),
有篇文章(節錄)可以與大家分享:
∥用「MVP思維」,回歸初心再出發
HBR好讀 數位版文章 2018/4/28/ 本文摘錄自《人生就像開公司,想成功就要成長》
問問自己這幾個顯而易見但難以回答的問題:
你是誰?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?
在你的人生中,什麼是最重要的事?什麼事會帶給你痛苦?
你擁有什麼技能與強項?什麼事會讓你感到快樂?
這是我們經常會忽略、視為理所當然,或視為無關緊要的步驟。但事實上,
這是人生中最基本的一件事。
以MVP(minimum viable product)思維重新思考你的決定與目標,能讓你專注於掌握與
自己有關的重要事實,以免將來落入難以掙脫的困境。
MVP的工作是探索各種可能性,不是使完成品變得更加精緻。成為MVP的重點在於驗證
你的點子,證明這個點子有人感興趣,而且值得投資。
有時候你最需要做的事,就是向你自己證明這點。
請從批判的角度思考你的人生,思考你希望的人生是什麼樣貌。
有時候,你以為你想追求某個目標,但其實那已經不合時宜。最重要的不是那些明確的目標,
例如25歲前拿到碩士學位、升上副總裁的職位、買到夢想中的房子,這些都不是。
新創公司無法預測公司或產業的興衰起落,但他們可以信心滿滿的宣告,自己的營運方式以及
驅動自己前進的崇高理想(行銷管理: 願景)是什麼,你應該也是如此。
企業通常有一個做為長期指導原則的使命宣言,用幾行字說明
公司的目標並定義重要的原則。
MVP的賣相本來就不好,而且往往有許多小瑕疵(以人來說就是小怪癖)。新創公司不會
就此打住,因為MVP追求的是靈活的頭腦、機智與彈性,
而不是完美無瑕、光鮮亮麗的表象與多樣性。
身為MVP的你並不是降低標準,只是處於最終目標前的調整而已。
我們之所以只出一張嘴而遲遲不肯動手,通常是因為害怕失敗與丟臉,和害怕發現自己其實並
不完美。但是,我們只要謹記「這些瑕疵最後都會被修正,產品也會運作得更順暢。」以及
華特迪士尼(Walt Disney)曾說:「開始的方法就是停止動口,開始動手。」就該放手一搏!